111111111111111
反反覆覆
6666666666666
111111111111111
6666666666666666
fjihgiihiohkb
谢谢分享
6666666666666666
(二)意识和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器化,让机器具有完成某种复杂目标的能力,它实质上是对 人脑组织结构与思维运行机制的模仿,是人类智能的物化。建立在大数据与不断升级的各种算法技 术基础上的现代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当代人类生活。
2、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人工智能的 出现表明,人类意识已经发展到能够把意识活动部分地从人脑中分离出来, 物化为机器的物理运动 从而延伸意识器官功能的新阶段。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和扩展人脑的某些活动, 甚至在计算速度 和准确度、程序化任务的执行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超出人类所能,但即使是计算能力最强大、最先进 的智能机器,也不能达到人类智能的层级,不能真正具有人的意识,不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
第一, 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 不具备情 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人类智能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内涵和实践智慧, 人类的情感、信 念、意志、创造性思维等,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还无法被还原为数据信息及其基本算法。人工智能 的情感模拟并不能取代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真情实感。人工智能可以辅助人们决策,但不能代替人 们以知情意统一为基础的整体决策。
第二, 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而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人的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因人类生产生活与社会交往需要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人工智能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承担某种社会功能,如一定的社会管理和社会交往功能,甚至机器人还可以成为人的生 活伙伴。但是,机器人从根本上说是机器而不是人类,它不可能真正具备自立、自主、自觉的社会 活动,难以成为独立的具有行为后果意识、 · 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体。
第三, 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 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人工智能以机器语言为基础,是对思维的一种物化和模拟, 其思维方式是纯 逻辑、理性的,而人类思维是与自然语言相联系的,其思维方法常常是多样而跳跃的。而且,
自然语言总是与一定情境有关,很难被彻底形式化并被计算机所完全掌握。机器语言的本质是单调
地处理数字或规则性地操作符号,既缺乏自然语言的意义向度,也不具有自然语言以言行事的实践 功能。
3、当前,人工智能还在发展中,可以预见它在未来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要以开放、客观的态 度观察、思考和把握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的同 时,注意加强人工智能不当应用的风险研判和防范,引导和规范人工智能向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 展的方向发展。
没有简介吗